LAMOST于2009年6月通过了国家验收之后,经过两年的工程调试和试观测,在国内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,光纤定位调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,4000根光纤中90%的定位精度在1角秒之内。经过精密调试,提高了光谱仪的稳定性;对光谱仪部分光学元件重新镀膜,使光谱仪的整体效率有了显著提高;根据科学巡天需求,安装新的2/3狭缝以提高光谱分辨率;通过将全部MA子镜重新镀膜,保证了望远镜的光学效率。两年来, LAMOST软件系统也经历了多次测试和评估,特别是2010年12月成功召开的“LAMOST软件国际评估会”,评估专家一致认为从观测计划、观测控制和数据处理等方面LAMOST软件系统能够满足光谱巡天的需要。同时,郭守敬望远镜运行和发展中心逐步完善了组织架构,规范LAMOST运行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,为LAMOST光谱巡天做好了准备工作。 根据郭守敬望远镜科学委员会确定的LAMOST光谱巡天的第一阶段——先导巡天的天区和科学目标,LAMOST先导巡天工作于2011年10月24日正式启动,并于2012年6月24日结束。
LAMOST先导巡天的数据与当时其它光谱巡天项目的对比:
| 
 光谱巡天项目  | 
 巡天时间  | 
 获得光谱数  | 
| 
 英澳天文台2dF项目  | 
 1997年-2002年  | 
 25万  | 
| 
 英澳天文台6dF项目  | 
 2001年-2006年  | 
 12万  | 
| 
 多国合作项目RAVE  | 
 2006年-2012年  | 
 50万  | 
| 
 美国SDSS项目  | 
 Ⅰ期:2000年-2005年,Ⅱ期:2005年-2008年  | 
 127万  | 
| 
 Ⅲ期:2008年-2014年:DR8  | 
 200万  | 
|
| 
 LAMOST  | 
 2011年10月-2012年6月  | 
 71万  |